大概使用场景是统计几个活动页面的单独和总UV数量,可以偏差0-1.5%
实现逻辑:前端对于登陆或者未登录用户生成一个唯一ID,例如可以是 md5(ip+user-agent) + hashcode
, 同时也能区分一个路由器下的多个设备,UV 的生存时间根据需求来确定,一般情况下是到 24 小时过期,有些是活动结束己过期。多数方案会将这写唯一 ID 存到 redis set
中,这会导致 set 占用空间很大,同时不断的扩容操作也会带来内存波动。
Redis 给提供了另一种数据结构,是能够接受微小偏差的,同时尽可能的减少战役的空间,可以采用 HyperLogLog ,只有几个简单的命令:
pfadd activity-page1 uuid1
pfcount actitity-page1
pfmerge activity-page-all activity-page1acvitipage2 …
pfadd
是为 key
值添加一条数据,pfcount
是统计这个 key
值 pfmger
是将后面的几个 key
所有的值合并到指定key
, pfadd
在插入重复值的时候会返回0,这个需要注意一点,pfmerge
自带去重统计功能。
相关:
Redis HyperLogLog
是用来做基数统计的算法,HyperLogLog
的优点是,在输入元素的数量或者体积非常非常大时,计算基数所需的空间总是固定 的、并且是很小的。
在 Redis
里面,每个 HyperLogLog
键只需要花费 12 KB 内存,就可以计算接近 2^64
个不同元素的基 数。这和计算基数时,元素越多耗费内存就越多的集合形成鲜明对比。但是,因为 HyperLogLog
只会根据输入元素来计算基数,而不会储存输入元素本身,所以 HyperLogLog
不能像集合那样,返回输入的各个元素。
更多文章:https://blog.csdn.net/heiyeshuwu/article/details/41248379
最后恰饭 阿里云全系列产品/短信包特惠购买 中小企业上云最佳选择 阿里云内部优惠券